国产色a在线观看,国产免费特级精品,中国精品少妇HD,人.成免费午夜视频在线

  • <tt id="d7llb"></tt>

    1. <menuitem id="d7llb"></menuitem><listing id="d7llb"></listing>
      <sup id="d7llb"></sup>

        <tt id="d7llb"></tt>
        直通屏山|福建|時評|大學城|臺海|娛樂|體育|國內|國際|專題|網事|福州|廈門|莆田|泉州|漳州|龍巖|寧德|南平|三明
        您所在的位置:東南網 > 西岸時評> 民生巷議 > 正文

        一個“信”字勝黃金

        2014-06-30 08:37:08?王朝明?來源:人民日報  責任編輯:林雯晶   我來說兩句
        分享到:

        電視劇《大河兒女》中,俠肝義膽的賀焰生為幫葉鼎三,在自己燒制的鈞瓷上用了葉的印章,讓葉家女兒賣瓷器給鈞寶齋以解燃眉,不料被鄧紹光辨出,從而引起了一場風波。

        一枚小小的印章,能有多大干系?究其因,印章雖小,卻非惟主人姓名或店鋪商號的簡單標識。其所承載的,是但凡提起來就讓人豎大拇指的過硬質量,是被時間和人心而非“水軍”“刷”出來的優(yōu)良信譽,是不必拍胸脯也毋庸置疑的鄭重承諾。

        視信譽為生命,用心血鐫刻承諾,是許多“老字號”歷千百年而基業(yè)長青的奧秘所在?!敖纤幫酢焙鷳c余堂秉承“是乃仁術”,“采辦務真,修制務精”,至今保存懸掛著“戒欺”“真不二價”的匾額。非惟“老字號”,譬如海爾初創(chuàng)時期張瑞敏掄起大錘砸冰箱、吳冠中撕畫的故事,亦令人津津樂道。

        歸根到底,皆在于一個“信”字。有人說,當今世界最缺的是人才。有人卻說,比人才更缺的是信任。是的,缺啥別缺德,失啥別失信。置身“懷疑的時代”,一個“信”字當勝過黃金。然而這比金子還要貴重的“信”,在一些人眼里,卻似乎是不值一文的敝屣。

        有的官員輕諾寡信,當初信誓旦旦,“這條路修完后將多年不動”言猶在耳,好端端的街道又被挖得千瘡百孔。有的陽奉陰違,欺上瞞下,政令不行“中梗阻”,打折截留“堰塞湖”,惠民的甘泉難以流過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有的虛與委蛇,敷衍塞責,“門好進”了,“臉好看”了,事情卻照舊難辦。有的罔顧常識和事實,自說自話,自欺欺人,將“雷人雷語”進行到底。諸此種種,無誠信、不守信,公信缺失、威信掃地,當然難以取信于民。

        信,尤其是公信,像極了晶瑩剔透的白玉,丁點兒瑕疵都會纖毫畢現,且經不住磕碰。古往今來的有識者,對此莫不深知。從商鞅城門徙木,劉邦約法三章,諸葛亮揮淚斬馬謖,到延安時期毛主席親批槍斃黃克功、實行精兵簡政,再到當下厲行八項規(guī)定、反“四風”,“老虎蒼蠅一起打”,都映鑒出“信”的位置和分量。而在自媒體發(fā)達的網絡時代,眾目睽睽之下,公信之“玉”的細微污濁與裂痕,都可能被迅速發(fā)酵放大為難以彌補的“破窗效應”,令權力機關及公職人員陷入“塔西佗陷阱”。

        信之珍重,一如眼睛和生命。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。公信不立,患莫大焉。一旦屢屢失信,再怎么根深葉茂的“中華老字號”,也會跑了客戶、砸了牌子甚至關門歇業(yè)。倘若“老百姓”成了“老不信”,倘若公職者在公眾眼里“好事都是裝的,丑聞都是真的”,倘若失去人民群眾的信任,我們又如何凝聚攻堅克難的強大正能量?

        “修合無人見,存心有天知”,一個“信”字,刻在瓷玉上,瓷玉生輝;刻在鐵石上,鐵石留痕;刻在老百姓的心窩和口碑上,歲月和風雨也難以湮埋磨滅。愿每個人尤其是公職者,向“老字號”學習,用心用力寫好刻牢屬于自己的那個“信”字。

        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
        心情版
        相關評論
        今日熱詞
        更多>>福建今日重點
        更多>>國際國內熱點
    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站地圖 | 網站公告 |
        國新辦發(fā)函[2001]232號 閩ICP備案號(閩ICP備05022042號)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〔2019〕3630-217號
    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      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        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       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