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色a在线观看,国产免费特级精品,中国精品少妇HD,人.成免费午夜视频在线

  • <tt id="d7llb"></tt>

    1. <menuitem id="d7llb"></menuitem><listing id="d7llb"></listing>
      <sup id="d7llb"></sup>

        <tt id="d7llb"></tt>
        直通屏山|福建|時評|大學城|臺海|娛樂|體育|國內|國際|專題|網事|福州|廈門|莆田|泉州|漳州|龍巖|寧德|南平|三明
        您所在的位置:東南網 > 西岸時評> 民生巷議 > 正文

        更該完善未成年人“準犯罪”矯正功能

        2018-07-04 08:58:51?李英鋒?來源:工人日報  責任編輯:孫勁貞   我來說兩句

        【無論把刑事責任年齡定到幾歲,總會有在刑責年齡以下作案的未成年人出現。依法矯正到位,教育約束管教到位,才更有利于防控未成年人犯罪,促進問題未成年人改過自新、健康成長?!?/p>

        據媒體報道,湖北孝感女孩張某遭男孩黃某用剪刀挾持、搶劫,被逼脫光衣服,身體多處被剪刀刺傷。警方通報稱,因犯罪嫌疑人在案發(fā)時未滿14歲,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,尚不夠刑事處罰,根據刑法第十五條的規(guī)定,對案件予以撤銷。由此修改刑事責任年齡的呼聲再起,有專家建議將刑責年齡起點從14周歲降至12周歲。

        未成年人犯罪的惡性案件社會影響惡劣,而一些作案少年因年齡未滿14周歲,最終并未受到刑事處罰?,F實中,其實已經有一些未成年人在利用這一“法律優(yōu)勢”有恃無恐地作案,有些孩子甚至在犯下惡性案件后不知悔改,不久又犯新案。很多人認為,免罪或免罰的年齡較高,對未成年人是一種縱容,不利于防范遏制未成年人犯罪,不利于保護公民權益以及社會權益,也不利于實現司法公平。

        時下,未成年人普遍開智較早,不少十幾歲的少年已經有了不錯的體力、智力、辨識力,且《民法總則》已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調整至8歲以下,在刑法領域適當調低免罪或免罰的年齡與民法的調整相一致,符合未成年人成長的實際,有助于震懾打擊未成年人犯罪,具有一定可行性。

        但相比之下,完善未成年人“準犯罪”矯正功能更為迫切和必要。近年來,對被判處緩刑以及被保外就醫(yī)、假釋等人員的社區(qū)矯正功能日益完善,然而對于未滿16周歲或未滿14周歲犯罪未被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,社會矯正體系卻顯得單薄、分散、乏力。

        《刑法》第十七條第四款規(guī)定: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,責令其家長或者監(jiān)護人加以管教;在必要的時候,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(yǎng)?!额A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第三十八條也有類似原則性的規(guī)定。其中,政府收容教養(yǎng)以送工讀學校為主,又得以“在必要的時候”為前提,這就給公安等部門留出了自由裁量的空間。按照1995年出臺的《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的規(guī)定》第二十八條規(guī)定,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需送勞動教養(yǎng)、收容教養(yǎng)的,應當從嚴控制,凡是可由其家長負責管教的,一律不送。如此,如果家長不同意(實際上也鮮有家長同意),公安機關一般不將犯案未成年人送工讀學校,也就意味著此類未成年人所受的矯正往往只限于監(jiān)護人的“嚴加管教”,但具體的管教效果又是難以保障的。

        無論把刑事責任年齡定到幾歲,總會有在刑責年齡以下作案的未成年人出現。目前,社區(qū)矯正法正處于立法階段,立法部門有必要在該法中填補未成年人“準犯罪”的矯正短板,作出包括矯正條件和路徑、措施和期限、達標標準等細節(jié)的明確設計,增強矯正的強制性、約束性和可操作性,確保矯正效果。依法矯正到位,教育約束管教到位,才更有利于防控未成年人犯罪,促進問題未成年人改過自新、健康成長。


        相關閱讀:

        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
        今日熱詞
        更多>>福建今日重點
        更多>>國際國內熱點
    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站地圖 | 網站公告 |
        國新辦發(fā)函[2001]232號 閩ICP備案號(閩ICP備05022042號)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〔2019〕3630-217號
    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(lián)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(lián)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      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(lián)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        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       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