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色a在线观看,国产免费特级精品,中国精品少妇HD,人.成免费午夜视频在线

  • <tt id="d7llb"></tt>

    1. <menuitem id="d7llb"></menuitem><listing id="d7llb"></listing>
      <sup id="d7llb"></sup>

        <tt id="d7llb"></tt>
        位置: 首頁 > 博文精選 > 正文
        夾漈山是我心中的一座巨山
        2010-08-06 09:58:14

        在夾漈山尋找鄭樵當年冥思苦讀的足跡,散落在草堂之外的洗硯池、占星臺、曬書石,常常令我低回不已。比起經過改造的“草堂”,這些未經雕琢、帶著野韻的遺跡,似乎更具歷史的“現(xiàn)場感”。今天的人們或許不會想到,正是在這與世隔絕的僻靜之處,鄭樵為自己開拓了一片多么廣闊而熱鬧的心靈天地。他的研究領域,除了史事史實,還涉及文字、音韻、目錄、天文、地理、自然諸科。他不但在各種各樣的書本里與“古人”對語,還常常走出草堂,日察風云,夜觀星象,“與田夫野老往來,與野鶴曉猿雜處,無論飛潛動植,皆欲究其性情”,并將所感所悟,融入書中。情之所至,也不時吟詩作賦,一吐塊壘。用心去體味鄭樵當年的生活,我發(fā)現(xiàn)寂寞可以分為兩種,一種是環(huán)境的,一種是心靈的。有的人整天處于熱鬧之中,心是寂寞的;有的人整天處于寂寞中,心卻是熱鬧的。正是為了心中的那份熱鬧,鄭樵選擇了夾漈山上的寂寞。

        海撥只有600多米的夾漈山,是我心中的一座巨山。因為正是這座山,向世人托舉起一部讓紀昀、魯迅、顧頡剛等文史大師們激賞的史學巨著。鄭樵的《通志》之所以與杜佑的《通典》、馬臨端的《文獻通考》一道被后人奉為“史學三通”,后來還被英國史學大家李約瑟列為撰寫《中國科學技術史》的重要參考書,誰能說與夾漈山的創(chuàng)作環(huán)境沒有關系?這里的寧靜使思維清晰,這里的幽婉使史筆深邃,這里的挺秀使立論高遠,這里的清新使識見不俗。而夾漈山所昭示的那種甘于寂寞、堅守學問的精神,在今天不是彌顯珍貴么?(壺山野客)

        上一頁 [1] [2] [3]

  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  父親不是偉人但他是我父親
        官員亂舉拍槌叫人如何想?
        為什么強調"按制度按規(guī)矩"
        彼得潘的心到底是什么樣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