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:救援隊伍急進高原后,應注意哪些事項?
汪海:急進高原地區(qū)幾天內,一定注意做到減少活動、防寒、保證睡眠和調整心理狀態(tài)等,以防急性高原病發(fā)生。
進入高原第一周內,在救災之余,要盡可能充分休息。走路、運動時宜緩慢,勿大聲講話或放聲唱歌,勿打斗戲鬧,搬運物品或蹲下起立時,動作不要過快,要注意放慢日常生活節(jié)奏。在高原應隨時注意保暖防寒,要根據(jù)天氣情況調整適宜著裝,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。
高原強烈的陽光和紫外線會傷害你的眼睛和皮膚,應準備墨鏡和防曬霜。充足的睡眠可以減輕高原反應,睡前不要過多活動,用熱水洗腳,保持情緒穩(wěn)定。剛到高原,每個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氣短、胸悶、呼吸困難等缺氧癥狀,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,堅定信念,克服高原恐懼心理,就能逐漸習服高原低氧環(huán)境。進駐高原初期,無明顯不適癥狀,不需吸氧。只有癥狀較重,休息和服藥效果不佳者可適當吸氧。建議多喝水,晚餐不宜過飽,不可暴飲暴食。
記者:如何警惕急性高原病的早期癥狀?
汪海:由平原進入高原后,在短時間內發(fā)生的多種缺氧性生理反應,發(fā)病高峰一般在進入高原后1—2天。急性高原反應的誘發(fā)因素不僅與所到達海拔高度和登高速度有關,而且與人員集體進入高原時的組織管理、勞逸情況、膳食保障、上呼吸道感染的預防、精神狀態(tài)以及氣象變化有關。寒冷、疲勞、精神緊張、饑餓、體質虛弱和上呼吸道感染時可使急性高原反應加重。常見癥狀有頭痛、頭昏、興奮不安、失眠多夢、精力不集中、食欲不振、惡心嘔吐、腹瀉等。其中頭痛和嘔吐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癥狀。通常,在高原適應幾天后,多數(shù)人不經治療,急性高原反應癥狀也可自動消失。如需治療時,只要診斷和治療及時,3—7天可痊愈,不留后遺癥。
- 2010-04-20玉樹地震災區(qū)幾乎每日均現(xiàn)大風沙塵暴
- 2010-04-20新聞出版總署緊急部署青海玉樹抗震救災工作
- 2010-04-20玉樹45個鄉(xiāng)鎮(zhèn)中3個鄉(xiāng)鎮(zhèn)未完全打通正常通信
- 2010-04-20青海外宣辦:未收到記者因高原反應殉職報告
- 2010-04-20玉樹震區(qū)重建適宜期僅4個月 已開始超前謀劃
- 2010-04-20玉樹大風沙塵暴造成四川兩醫(yī)生和記者受傷
- 2010-04-20青海玉樹地震遇難人數(shù)達到2039人
- 2010-04-19民政部召開部長辦公會部署玉樹地震抗震救災工作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