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色a在线观看,国产免费特级精品,中国精品少妇HD,人.成免费午夜视频在线

  • <tt id="d7llb"></tt>

    1. <menuitem id="d7llb"></menuitem><listing id="d7llb"></listing>
      <sup id="d7llb"></sup>

        <tt id="d7llb"></tt>
        直通屏山|福建|時評|大學城|臺海|娛樂|體育|國內|國際|專題|網事|福州|廈門|莆田|泉州|漳州|龍巖|寧德|南平|三明
        您所在的位置:東南網 > 治國理政進行時> 新探索 新成就 > 正文

        扶貧“新長征”:老區(qū)在路上

        2016-05-05 17:40:39?閆甲佳、郭強、周華?來源:新華網  責任編輯:陳瑋   我來說兩句

        新華網南昌11月28日電(記者閆甲佳、郭強、周華)“為建房向親戚朋友借了9萬元,辦農家樂又貸了10萬元。說實話,壓力不小,但現在有縣里干部一對一幫扶我家,村里也說2018年前幫我脫貧,奔小康,我信心滿滿!”44歲的村民鐘灶生說到激動處,從椅子上站了起來。

        11月27日,記者深入到贛南原中央蘇區(qū)于都縣的貢江鎮(zhèn)紅峰村采訪扶貧情況。經過“十二五”時期努力,這個全縣出名的貧困村,還剩下72戶貧困戶等待脫貧,大家心情都很急迫。見記者走入農家,村民一下子圍攏上來,農家小院一下子熱鬧起來。

        環(huán)繞在青山綠水間的紅峰村,過去因為山高林密,交通不便,致富無門,全村人著實受窮了一陣子。“現在好了,你看看這青山滿目,水清見底,道路也修通了。城里人一車一車進山來旅游、爬山,上周六我在村口數了一下,有2000多人,我們脫貧的路子就在這里了。”62歲的村民鐘漢良剝著蜜橘在一旁說:“我和老伴身體都不好,孩子們都在上學,村里問我有沒有信心后年脫貧,說實話,壓力不小。但政府給出了生態(tài)旅游的新思路,我還真有底氣拔窮根了。”

        于都縣扶貧辦主任王九龍說,于都建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,全面奔小康不讓一個群眾掉隊,這在于都的歷史上是破天荒的大事。為了把難事做好做實,于都要求縣直機關干部,每人都要定點幫扶貧困群眾,“縣領導也帶頭包了20戶,逐家逐戶幫他們想辦法,有技術的搞蔬菜種植,小年青想做網店就推薦到縣里的電商學校培訓!”

        村支書劉良華接過話頭,向記者算了一筆“光伏扶貧賬”:建一個家庭光伏電站,總投資約4萬元,政府補貼5000元,光伏企業(yè)再捐助一部分,農戶只需承擔3萬元。這3萬元銀行還提供貸款,政府貼息5年。目前村里已經裝了80多戶,根據近期的試運行情況,最高一天可發(fā)電28度。

        “即使不是大晴天,也能發(fā)電五六度哩!這些電要是都能順利‘并網’,平均一個月收入可超過300塊錢。”于都縣政府辦干部、紅峰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丁良躍探身湊到小方桌前,伸出3個手指。在他身后,是晾曬在院子里的新季稻谷,一束束陽光灑落,稻谷金光閃閃。

        記者驅車行駛在于都河沿岸,平緩的河水在這片滿眼青翠的大山中已流過了千百年。而從1934年10月起,于都河成為長征第一渡,于都也成為萬里長征的起點。

        于都縣委書記藍捷說,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建議作出2020年“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,貧困縣全部摘帽”的莊嚴承諾,于都作為原中央蘇區(qū)縣,再次踏上脫貧奔小康的“新征程”。不同的是,這一次目標已定、方向漸明:“不讓一個老區(qū)群眾掉隊!”

        冬日的小村莊,翠色依舊,陽光格外耀眼。

        相關閱讀:

        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
        心情版
        相關評論
        今日熱詞
        更多>>福建今日重點
        更多>>國際國內熱點
    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站地圖 | 網站公告 |
        國新辦發(fā)函[2001]232號 閩ICP備案號(閩ICP備05022042號)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〔2019〕3630-217號
    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      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        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       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