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色a在线观看,国产免费特级精品,中国精品少妇HD,人.成免费午夜视频在线

  • <tt id="d7llb"></tt>

    1. <menuitem id="d7llb"></menuitem><listing id="d7llb"></listing>
      <sup id="d7llb"></sup>

        <tt id="d7llb"></tt>
        直通屏山|福建|時評|大學城|臺海|娛樂|體育|國內|國際|專題|網事|福州|廈門|莆田|泉州|漳州|龍巖|寧德|南平|三明
        您所在的位置:東南網 > 直通屏山> 網絡問政 > 正文

        網絡問政不擺官架子

        2013-11-21 09:55? ?來源:人民日報  責任編輯:黃水來   我來說兩句
        分享到:

      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3年11月21日 14 版)

        “網絡是平等的,大部分網友是理性的,能夠平和地參與討論,因此政府也不能老是高高在上。如果在網絡上想擺一點官架子,想著如何教育網友的話,注定是要失敗的”

        一個市民在上班途中發(fā)現(xiàn)窨井蓋沒有蓋、路燈沒有關,他會跑到政府相關部門去說嗎?多數(shù)人的回答是否定的。但是鼠標一點,一分鐘不到,網友就可以將訴求、意見表達出來,政府部門看到后即可解決。

        今年2月,大理州正式開通了“問政大理”和“大理發(fā)布”兩個政務微博,經過近10個月的運行,目前都已走上規(guī)范化、常態(tài)化運行的軌道,成為大理州助推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平臺,也收獲了50多萬粉絲的關注。我們的做法就是,平等、直接、親切地與網友互動、交流。

        首先,對網友們提出的問題,不回避、不捂蓋子,及時督促相關部門調查、答復。截至11月13日,“問政大理”——大理州人民政府“解民困、集民意、匯民智”的專用微博平臺共發(fā)布微博892條,交辦工作354件,辦結333件,解決網友反映的民生問題涉及停車收費、生活垃圾處理、路燈損壞、噪音擾民等方面。

        11月11日,網友“加油大理”通過“問政大理”反映,大理州洱源縣牛街鄉(xiāng)西甸村與三營鎮(zhèn)交界處有一危橋?!皢栒罄怼毖杆俳晦k具體工作,并于11月13日回復:新橋工程計劃投資50萬元,11月內開工建設,承諾2014年3月完工并投入使用。

        其次,利用大理州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的官方微博“大理發(fā)布”,做到信息發(fā)布的迅速、權威、全面。在大理市森林火災、洱源地震等突發(fā)事件中,我們積極介入,沒有缺席失語。在三月街民族節(jié)和大理國際影會等重大活動期間,更是發(fā)布了大量地方特色濃郁的外宣信息。

        通過微博發(fā)布信息,其實壓力不小。作為知名旅游城市,民眾和媒體對大理的生態(tài)文明建設,尤其是對蒼山洱海保護的關注度和期望值都很高。我們發(fā)布的有關大理生態(tài)文明建設的每一條法律法規(guī)和措施都會有網友提出要依法監(jiān)督落實情況,這就對做好工作形成了“倒逼”,同時也是很好的良性互動。

        此外,我們在發(fā)布信息時,還經常使用網友們愿意聽、聽得懂的句子,給網友的印象是沒有距離感,反而很親切、很鮮活。比如在推介“美麗大理”時,我們發(fā)過這樣的微博:“到大理了。在發(fā)鬢捋一片纏繞于蒼山洱海間的薄霧,證明我確實到大理了……”

        今年10月1日前,大理州所轄的12縣市人民政府全部開通了政務微博,有條件的州級職能部門也開通了政務微博。

        同時應看到,網絡問政有很長的路要走。接下來,還需要搭建更加合理、科學的網絡問政平臺。網絡之外,也需要創(chuàng)建更多與民眾溝通的渠道。在說話方式、工作方式上,也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。歸根結底,政府與民眾良性互動,還有賴雙方共同努力。

        (本報記者 張 帆 胡洪江整理)

        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
        心情版
        相關評論
        今日熱詞
        更多>>福建今日重點
        更多>>國際國內熱點
    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站地圖 | 網站公告 |
        國新辦發(fā)函[2001]232號 閩ICP備案號(閩ICP備05022042號)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〔2019〕3630-217號
    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(lián)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(lián)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      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(lián)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        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       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